护士实习,教你绝招4
时间:2018-11-30 14:18 来源:中国护士网 作者:www.angel512.com 点击:次
四、简答题 (每题5分) 1、吸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②观察病情。 ③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 ④插管时不可用负压,吸痰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⑤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吸痰前后可增加氧气吸入,以免造成缺氧。 ⑥痰液黏稠时,可配合扣击、雾化吸入等方法稀释痰液。 2、 判断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答: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包括: ①可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大于60mmHg; ②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处色泽转为红润;散大的瞳孔缩小; ③吹气时可听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 ④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可出现反射或挣扎; ⑤有小便出现; ⑥ECG检查有波形改变。 3、急性左心衰病人给氧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给氧时应在湿化瓶中加入酒精,浓度为30-50%酒精,因为酒精可以降低肺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其破裂,消除泡沫,改善通气,改善缺氧,要给予高流量吸氧(4-6L/min)。 4、 抗肿瘤药物外渗和静脉炎的处理方法?答:①发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药物注入 ,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拔除针头。另开放静脉,继续用药。 ②遵医嘱皮下注射解毒剂,2%利多卡因封闭,局部冰袋冷敷6—12小时。 ③局部用如意金黄散湿敷外渗部位,或局部涂喜疗妥软膏。 ④疼痛剧烈时用50%硫酸镁湿敷,肢体肿胀明显、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时,必须抬高肢体,必要时做筋膜广泛切开减压,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 ⑤皮肤坏死区出现分界后,应及早切痂植皮。 5、 严重贫血的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心悸、气短?(无答案,按内科书改) 答:由于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减少,携氧能力减低,组织得不到充足氧气的供应,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氧。机体对这种缺氧状态有代偿作用,就产生了贫血时各器官、系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心跳增快、呼吸加速,因此感心悸、气短,并随贫血程度加重而症状逐渐明显。 6、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答:①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②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③心音消失;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搏骤停后30秒钟内; ⑤瞳孔散大; ⑥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7、气道内吸引不当可引起哪些后果? 答:气道黏膜损伤。 加重缺氧 肺不张 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诱发支气管痉挛。 8、静脉采集血标本的原则? 答:按照医嘱采集标本。 采集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掌握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 及时送检。 一、填充题: 1、肌内注射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 神经和血管 ,避开 炎症 、硬结 、瘢痕等部位。 2、皮内注射技术目的用于药物的 皮肤过敏实验 、 预防接种 及 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 3、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应禁止 皮试 ,皮试药液要 现用现配 ,剂量要 准确 ,并备肾上腺素 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4、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可以防止 脑水肿 ,并可降低 脑细胞的代谢 ,减少其 需氧量,提高 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 5、为患者实施局部物理降温,可以减轻 充血 和 出血 ,限制 炎症扩散 ,减轻 疼痛 。 6、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 枕后、 耳廓、 心前区、 腹部、 阴囊 及 足底 部位。 7、基础生命支持技术主要包括: 开放气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心脏按摩 。 8、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送气时 捏住患者鼻子 ,呼气时 松开 ,送气时间为 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9、应用简易呼吸器时,氧流量为 8-10升/分,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 400—600毫升,频率 10—12次/分。 10、胸外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处 ;按压幅度: 使胸骨下陷4-5厘米 ;按压时间:放松时间= 1:1 ;按压频率: 100次/分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30:2 。 二、是非题: 1、臀大肌注射连线定位方法是取髂嵴最高点与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错) 2、肌内注射侧卧位的体位准备是上腿弯曲、放松,下腿伸直。 (错) 3、肌内注射仰卧位的体位准备是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对) 4、 皮下注射可用于预防接种、局部麻醉、胰岛素治疗、药物过敏试验等。 (错) 5、皮下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必须少量、缓慢。 (错) 6、告知患者在软组织扭伤、挫伤24小时内禁忌使用热疗。 (错) 7、使用冰袋、冰帽、化学制冷袋降温时,必须观察皮肤状况,严格交接班。 (对) 8、冰袋、冰帽局部用冷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对) 9、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是30:2。 (对) 10、胸外按压的频率:100次/分;简易呼吸器按压频率:8~12次/分。 (错) 三、选择题: 1、肌内注射侧卧位的体位准备是 (b ) (a) 上腿弯曲,下腿伸直 (b)下腿弯曲,上腿伸直 (c) 两腿伸直,足尖相对 (d)两腿弯曲,放松 2、除哪一项外是皮内注射常用的方法。 (c) (a) 药物过敏实验(b)预防接种(c)药物治疗(d)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3、通过皮下注射给予药物治疗,以下除哪一项外。 (d) (a) 预防接种(b)局部麻醉(c)胰岛素治疗(d)刺激性强的药物 4、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告知患者注射后正确开始进食时间。 (b) (a) 10分钟(b)15分钟(c)25分钟(d)30分钟 5、一般患者在软组织扭伤、挫伤几小时后才能使用热敷? (d) (a) 8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6、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的部位除哪一项外? (d) (a) 枕后 (b)心前区 (c)腹部(d)手心 7、使用时,连接简易呼吸器的氧流量为 (b) (a) 10~12升/分(b)8~10升/分(c)6~8升/分(d)6~12升/分 8、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比值是 (d) (a) 4:1 (b)8:1 (c)10:1 (d)30:2 9、正确胸外按压的部位是 (c) (a) 心尖部 (b)胸部左侧(c)胸骨中下1/3处 (d)胸骨中上1/3处 10、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量为 (a) (a)400~600ml(b)300~500ml(c)250~600ml(d)500~800ml 四、简答题: 1、简述肌内注射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1)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3)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 4)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2、如何指导实施物理降温患者? 1)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有关配合事项。 2)告知患者在高热期间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 3)指导患者在高热期间采取正确的通风散热方法,避免捂盖。 4)告知患者在软组织扭伤、挫伤48小时内禁忌使用热疗。 3、物理降温的目的? 1)为高热患者降温。 2)为患者实施局部消肿,减轻充血和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3)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 少其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4、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1)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3)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 5、简述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责任编辑:xiaoxiao) |